電影人才庫專欄
要拍電影前,先學會如何看電影
朱導曾經任過電視台導演,也拍過許多廣告及短片,在台灣早期有編劇證、導演證時期,朱導就已經擁有這兩個證照,對於台灣早期要拍電影的時候,這些證件是必須要考取的,而這些都是經過非常紮實的訓練,才能通過考試。有幸能夠與朱導相識,是一位非常熱心及諄諄教誨的前輩,對於許多事情,只要自己肯問、肯了解,朱導都會很樂意教導。這次在與朱導合作過程,就詢問了朱導,要如何去拍攝電影?他說:「要拍之前,先學會如何看電影。」一個多小時之中,教導我如何去看電影,進而分析電影,最後將電影的精華萃取出來,這都還只是粗略的涉獵。
當要看電影時,先找出一部你最喜歡看的電影,接著深入了解。一般電影都至少要看十次以上,每次看的重點都會不同,進而了解,導演的想法,藉由種種的架構組合而成,一部電影就此形成,當有這樣的概念時,對於影片的執行及製作,就會有很完整的了解。若是真的不知道要看什麼影片的話,可以找出奧斯卡、金球獎等得獎影片來看。
1.劇情:故事的走向、鋪陳、風格等,先欣賞整部影片劇情,感受它。
2.編劇:編得合不合理?有什麼方式編它?是用平鋪直述的方式編它?還是像蒙太奇的一個方式?或是反證的一個劇情表達?
3.燈光:影片要能夠成形,燈光是靈魂,沒有光就沒有辦法拍攝,光是絕對的重要。要看燈光怎麼下?燈光的下法有什麼意義?有什麼涵意?為什麼要打側光?打四十五度角?為什麼要打對比明暗度特別的高?這都有它的涵意。舉個例子:明暗度打高的,代表這個人陰暗、深沉,如果我要打一個人看起來陽光、開朗的樣子,亮度就打高一點、亮一點,然後打的光就會比較柔和,不會太銳利。如果要用在女孩子的身上,跟用在男孩子的身上,光的下法又是不一樣,甚至於光還會跟著走位子。就是說,想像一個舞台正中央,如果光設定在舞台正中央,人從陰暗處走到光亮處,這個意義代表什麼?這個意義可能代表迎向光明,準備重建,準備邁向光明的一個肢體語言,這個光就會這樣下法。若只是要營造環境的氣氛光,打的光源又不太一樣,可能會變更它的色溫,會打的陰暗一點,不會打的太明亮,打陰暗面一定有幾個陰暗面的東西,是為了打陰暗面的,第一個,可能是等下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上一個鏡頭會打陰暗一點,那個就叫做伏筆,代表我下一個鏡頭、等下會發生什麼事,這就叫做燈光上的伏筆,不是道具上的伏筆。
4.攝影:攝影的鏡位,為什麼要帶兩個人的尺寸?為什麼要帶特寫?為什麼要帶三個人的尺寸?為什麼要跟著Follow?我為什麼要先拍環境?每一個地方、每一個動作都有它不同的意義。拍環境就是為了要介紹環境,所以我要帶全景,BIG COLSE UP最廣的景,就要介紹整個環境,環境介紹完以後,觀眾在看影片的時候,情緒就不會錯亂,就不會搞亂現在在哪裡?不知道身處何地。除非,就是故意要營造這樣的氣氛,所以才不會帶廣的環境,這個通常會出現在謀殺片,才會局部又局部的特寫拍法,讓人搞不清楚身處的環境在哪裡,如果身處的環境拍出來,到最後才出來一個最廣的景,可能是一個古堡,或可能是一個破屋,它可能就營造出恐怖的氣氛,如果拍出來是一個很棒的校園、很棒的白天,一個大景,可以看見學生在那裡跑來跑去,就代表是一個歡樂的氣氛,這就是鏡頭。鏡頭的大小跟角度,都會是要有意義的,所以如果是仰角的拍,就代表要營造出人物的權威感,如果要拍人物弱小一點點的感覺,就可能稍微TOP一點點的拍攝,還有一個就是如果平視線的拍攝,就代表兩個人物在對話,是平等的地位在對話,眼睛是平視線的拍攝兩人,就代表地位相同,如果拍一個父親在教訓小孩的話,拍攝父親時,角度會稍微仰一點,拍攝小孩時,角度則會稍微俯(top)一點,這個就是有它的意義。如果follow一個主角,一直跟著走,是有目的性,要嘛介紹相關人員,才會這樣跟著,要嘛就是介紹環境,跟著主角拍,主角就是帶觀眾去認識環境、認識人物,所以攝影師在拍攝時,每一個鏡頭都是要賦予它的意義存在。
5.音樂:情緒達到這個點的時候,剛下什麼音樂?很重要,因為音樂是輔助的靈魂,若是影片是一個人的話,音樂就是人身上的水分,就會讓影片充滿了養分,不會讓影片看起來乾乾的,因為音樂可以帶動情緒,所以什麼情緒點下什麼音樂,是要下淡淡的,還是強烈的?都會帶領觀眾跟著劇情起伏。這就是下音樂初步的感覺。
6.服裝:現在什麼樣的服裝賦予什麼角色?什麼樣的時間點就賦予什麼樣的服裝?穿著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我是給什麼人穿?服裝可以代表個性。人的個性除了言語之外,就是造型。服裝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內在及生長背景。所以在一開始劇本角色設定,要有角色、個性、背景、出生地等越詳細越好,因為人所表達出來的整個個性,必須要用服裝來呈現,例如穿西裝咬檳榔、罵髒話,很可能觀眾一看就會認為他是黑社會,如果穿著西裝叼雪茄,坐在很優雅的咖啡廳旁,這就有可能是個紳士,但是也有可能穿著破破爛爛的,坐在咖啡廳,可能就是一個流浪漢去要杯咖啡喝,這個就是服裝來帶領角色呈現的個性,也就因為這樣子,腳本上面就不用多贅詞,告訴觀眾說,其實我是一個乞丐,你能不能給我一點錢?就不需要這樣多餘的詞來說明。編劇其實句子越短越好,講出來就是要精準,及要有意義。
7.環境場景:跟劇情氣氛有濃厚的關係,所以在看場景的時候,就會構思場景為什麼要在這裡?場景那麼多,導演要安排兩人相遇要用這個環境?必須賦予這個場景是有意義的,否則說真的,場景隨便亂找,就會很奇怪。舉個例子,場景為什麼重要?假設兩人相遇,一個是在車站,一個是在床上,出來的感覺是不是完全不同?所以安排的一個環境,就是要符合與劇本,符合這個場次重要的位置,而且要有意義,這個意義只能加強,而不是隨便的,也就是加強營造角色之間的關係,假設兩人經歷生離死別很久,
然後碰面,那碰面的地方可能是在某一塊石頭旁邊,是兩人很久之前,在這裡留下甜言蜜語的地方,這個場景就有意義,場景營造出來要有一個很合理的氣氛,合理性非常重要,所以要先設定好場景,一部好的電影,那些環境場景,更能讓觀眾深入其境,投入其中,這就是場景很重要的地位。
8.角色:有男、有女、有爸、有媽、有小孩等等,不管任何的角色,任何的角色你要寫出來,你賦予他角色,他就是主角,不管大還是小,他都是主角,你不賦予他角色,他就是路人甲乙丙,主角個性要明確、鮮明,一定要賦予它重要的地位,那這個角色賦予它就有意義,如果角色只是在幫襯的,就是所謂的路人甲,一點意義都沒有,這個角色就不用放入劇本裡,如果是要在劇本裡寫它說的,是綠葉就要襯托出紅花,如果只是平鋪直述的話,綠葉就發揮不出來它的功能了,這就是角色上的設定,如果真的要寫,就真的要賦予角色上的事情及意義,不然就只是為了寫而寫了。
9.演員走位:走位,類似舞台劇的走位,把畫面看成立體的九分割,劃成九格。九格的正中央,就是精神所在,也就是說話、發表意見,或是戲最足的時候,都會在正中央表現。這個區域可能代表著光明、可能是正面的,古代的舞臺劇,都有相入將出,一個過程,通常在舞台的後方,最右邊或最左邊,都是比較悲慘的一個位子,舉個例子,在拍一個畫面的時候,在戲(畫面)的正中央,人物被打一個巴掌,戲在這表現出來,這個畫面會最搶眼、最強調出來,打完以後,被打的人跑到角落(右後或左後),代表畫面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都是最失落的,受委屈、受欺負的,一個負面、悲慘的位子。這個就是走位,要賦予走位的意義。如果要特別強調一個事情時候,不讓故事在畫面的正中央發生,可能在畫面的前面,帶點close,就代表這個主角跑到舞台的前面,越靠近觀眾,在畫面上也就是靠近鏡頭,去強調人物說的話很重要,或是有什麼動作想特別讓觀眾注意,如果不讓觀眾注意,可能會在遠一點的畫面,就劃過畫面,例如路人甲乙,若是讓路人甲乙劃過鏡頭卻有些動作產生,那有可能就是伏筆,往後可能還會再解釋。
10.道具:就是要對、要真,道具也可以呈現一個人的個性,這個個性可能延伸到他的周遭環境,他的生活習慣、個人行為,道具不真,則所有戲都是假的,所以很多導演都要求道具是真的,尤其是侯孝賢導演,在拍一部民初的戲時,所有道具都是使用真實的道具,裡面的道具、場景、服裝,都是民初真實的東西,而不是重新製作出來的,假設是九龍椅,他就真的是拿那個時代的,都是古董。道具越豐富,越貼近真實,越好。什麼環境就符合什麼樣的道具。道具很空就很假,沒有生活痕跡。道具能夠呈現出角色的氛圍及個幸。
11.剪接:順著剪,也有像是侯孝賢導演的長鏡頭剪接方式,這樣的方式有他的意義,像是不想讓鏡頭跳的太碎,鏡頭跳碎的意義就是讓節奏變快,節奏快裡面有兩個東西,可能演員不會演戲,另一個是發生一個節奏很快的戲,節奏才會變快,跳的卡才會快,剪接跟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要營造一些緩慢的氣氛,鏡頭保留就會長一點,保留長一點就要賦予它意義,為什麼要保留那麼長?像是侯孝賢導演作的畫外音很棒,一個鏡頭可以固定在那邊五分鐘、十分鐘,但是不會看得很無聊,因為他穿插了很多畫面以外的聲音進來,那些畫外音都有戲,雖然說鏡頭都在這,但是外面一直在吵,或是一直在講話,其實都是為了營造環境的氣氛,然後為了營造這個故事的劇情,但是他鏡頭沒動,你也知道這個故事正在進行,例如悲情城市利用大量的畫外音,就會覺得真實,真實不是演出來的,而是真實發生的,像是紀錄片。什麼樣的鏡頭語言,用什麼的創作方式去呈現,這是導演最大的一個功課。
作者簡介:陳繼遠(喜劇太抖演豆仔桑)
半路出家的學徒,憑藉對表演及電影的熱情,不斷地默默耕耘,從1999年學習劇團表演,後來成為劇團演員、劇團行政、現場DJ、說故事哥哥、公關經紀、廣告臨演,最後接觸了紀錄片,什麼都不懂,但是卻執行了導演、攝影、剪接等職位,也了解到電影是一個分工合作產業,唯有把自己做到專業,才能幫助別人成為專業,才能讓一部美好的電影呈現給觀眾看,現任六識電影娛樂製作工作室執行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