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攝影
從小時候就喜歡拿相機拍照,當時就很喜歡自拍,或是拍攝一些生活情況,總希望把自己的生命,藉由相機記錄下來,從早期的底片相機,還有用一次就丟的的底片相機,那些都是ISO100、200、400的底片相機,跟現在的數位相機比,真的是有天壤之別,但是底片總有股情懷存在,而且它的畫質及氛圍,也都是數位相機一直在追求的感覺。直到2010年,我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CANON550D,用的鏡頭是18-55的KIT標準鏡頭。這台到現在還陪伴著我,仍幫助我很多。一開始我常去接觸外拍,假日有空的時候就去拍照,不管是人像還是風景,就到處去拍攝,也因為550D有攝影功能又是1920p,所以慢慢地也喜歡上動態拍攝。
後來拍了越多,越會覺得自己還要學更多,覺得還要有更多器材設備,直到看見一個新聞,是一位先生得了國際攝影獎,但是他的器材是跟我一樣,沒有取巧的技術、沒有華麗的設備、沒有後製的神功,純粹只是當下的美好,那篇報導感動了我,也讓我決心要把18-55這顆鏡頭好好地了解,不去盲目追求技術,而是藉由攝影去找尋「真實的自己」「美好的自己」,那才是我想要拍攝的素材,不過基本功還是要練好,有了技術、有了器材、有了專業,等到這些都已具足時,才能真正地探索出內心的自我,也才有能力萃取出最原味的自己,「內在心靈」一直都是所有事最主要的關鍵,不管是在編劇、表演、攝影、剪接上,都是用自己的內在去表達一切,所以「內在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靜態攝影或是動態攝影,慢慢地去充實自己專業技能,飽滿自己內在心靈,藉由當下的創造而找出最原味的真實。
不管是動態錄影或是靜態攝影,有很多元素都需要考量到,而最重要的是「光暗」,有了光才能賦予畫面生命,有了暗才能給予畫面情緒,器材的先進,已經讓我們拍攝時,能夠出來非常美麗的畫面,但是卻忽略了畫面的含意,就像是有了肉體卻沒有靈魂的感受。於是光便造就出畫面的靈魂。所以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我對於以下幾點都開始涉獵
一、器材設備:包含機身、鏡頭、燈光、收音設備等
二、構圖:水平、九宮格、破水平等,構圖使用的含意。
三、光暗:軟光、硬光、鬼光、斜光、背光等等,拍攝什麼素材較好。
四、特殊技法:縮時攝影、黑卡使用等等
五、後製(二次攝影):調光、調色、重疊等等
大致上我所了解的部分是如此,在之後也會分享我的一些拍攝心得,以及影片拍攝的過程。以下網址是我一些存放照片的網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