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構造出故事人物的人生藍圖---製片:王師-電影行銷的第二堂必修課


王師-電影行銷的第二堂必修課

王師/電影行銷 
現任牽猴子整合行銷總監 

成功行銷
《翻滾吧!阿信》《BBS鄉民的正義》《牽阮的手》
《一首搖滾上地球》《總舖師》《看見台灣》

課程內容
●行銷團隊如何與創作者溝通?
一、電影行銷團隊通常在看完電影的劇本,或是看完電影的初剪之後,針對電影本身的內容,以及從行銷上如何可以抽離這些有發揮之處的元素,來制定整個行銷宣傳的策略跟企劃,當然這些宣傳點不一定會跟導演想表達的完全契合,這時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來溝通,讓導演了解說,有哪些訊息是我們希望留到觀眾進戲院,看了之後,他自然會有所得,有哪一些新聞點?有哪一些操作點?或哪一些內容?適合在上映前,就單獨把它拿出來,做行銷去強打,所以行銷人員其實站在這樣的一個角色,提供他對於市場的觀察,以及一些專業上的建議,但是不見得永遠雙方能夠達到一個平衡,通常這個時候,我們會尊重導演本身,或是監製、製片的這樣一個決定權,畢竟行銷團隊,它只是在輔助作品,達到市場推廣的一個目的。

●紀錄片和電影的行銷差異
一、記錄片沒有明星,通常拍攝者的初衷,也不是以娛樂觀眾,或者是賺取票房為最大的目的,所以記錄片其實它最強的武器,就是它的議題本身,以及觀眾看過記錄片之後,跟這個作品,所產生的一種衝擊跟對話,所以我們在行銷記錄片的過程中,其實最重視的是議題的開發跟試片這兩塊,而記錄片傳播的方式,也比較需要仰賴社會上一些意見領袖,在這方面的專家,在試完片之後,透過各種的方式,不管是專欄的報導,或者是專訪,或者是廣播的訪談等,去用這樣的一個議題交換討論的方式,讓觀眾覺得說,這個議題是重要,然後甚至是有趣的,值得你進戲院去關注。
二、我們會覺得劇情片比較偏商業,然後希望能夠去娛樂或感動觀眾的,所以劇情片,大多數的情況之下,明星的要素很重要,明星是在宣傳在發稿方面,其實很重要一個取得曝光的武器,同時明星長期以來,經營的粉絲影迷歌迷,也是會轉化成票房很重要的第一階段的來源,當然像許多導演,像是魏德聖導演,從賽德克巴萊或kano,看到是他對於素人演員,有非常非常大量的一個啟用,所以那就是另外一個邏輯,他會希望是演員本身能夠完全符合,劇裡面角色的一個需求,即使觀眾一開始不認識,都沒有關係。但是逼真或相似,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完全是不同的邏輯,通常來講做素人演員,其實風險會比較大,但是也有可能對很多導演來講,素人演員的調整空間,跟這個藝術表現性,其實會比許多已經有一定表演方式習慣的偶像演員來得更好。

●藝術電影的行銷困難度
一、早年因為台灣有很好的一個人文體蘊,文學的基礎等等,所以其實藝術電影,一直是在新電影時期,讓台灣電影在國際上,依然能夠保持能見度,很重要的一種類型,不管是侯孝賢、楊德昌,或者是蔡明亮,其實後來的李安等等,所以其實台灣的藝術電影,依然是一個可以去發掘,但是就是說,它在商業模式上,可能要有一些新的思考,怎麼樣尋求企業或公部門的贊助,因為這樣的電影,它很難在商業上完全的回收,其實藝術電影在全世界面臨的挑戰,只會日益的艱鉅,很多大師的作品,常常面臨到找不到發行商,甚至是有些被威脅,只能直接出DVD,或者直接上電視的可能性存在,所以全球電影市場,朝一個商業化的方向,去快速前進,這些事情是無法逆轉的,但是這個並不能否認,就是電影它必須還是在藝術這個層面上,持續去開發,各種可能的一個使命,那怎麼去建立一個新的募資的模式、拍攝的模式、發行的模式、回收的模式,其實這跟商業電影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思考,完全不同的脈絡。
二、藝術電影或是記錄片,它有被收藏的一些價值,被各種公家機關、學校典藏,所以藝術電影的整個商業模式,也跟商業電影變得非常非常的不一樣。
三、行銷公司所做的就是在一部電影裡面去挖掘,最有可能挑戰觀眾神經的元素,當然情色就是其中一個最有用的元素,那在行銷公司的邏輯裡面,一定是把這一個拿來做最大程度的發揮,這個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而且事後證明是有效的。

●電影包場的行銷執行
一、包場的話,通常是跟這個議題,最直接相關的族群,那台灣很多的記錄片,它其實後面的出資單位或出品方,可能是一個公益機構,或者是一個NGO,所以這些機構長久以來,在公部門在企業等等,公益方面的經營,其實就是很好的一個包場的名單跟基礎。其它的觀眾,才是透過我們傳統電影行銷的方式,去透過大眾媒體的公開操作, 或透過活動,或透過廣告採購,去吸引而來所謂的散客。
二、劇情片的包場,其實學校去推廣會比較難,今天除非你能夠掌握一些學校,或企業福委會的名單,或者是透過影城的業務部門,長期譬如鄰近的企業,會做員工福利日的包場的操作,否則一般來講劇情片,片商很難跳過這些組織,直接REACH到企業,他只能希望說在行銷上盡量把這部電影,商業性跟娛樂性包裝的有趣,然後使得企業的本身,覺得說這個電影很適合作為我們這個月或者是近期讓員工帶著家庭一起來看的這樣的一個選項之一。

●網路宣傳的效應
一、網路讓觀眾對於資訊的取得,讓這個發行商對於資訊的傳播,都更為方便更為快速,以前我們記得我們小時候,可能想看到一個電影的預告,通常你要進戲院才看得到,可是現在,你在網路上可以輕易看到高畫質的預告,好,譬如說光是預告就有前導,然後有中間,有FINAL預告,有三支,然後可能搭配一連串的花絮、海報等等,所以其實,觀眾在取得消息的渠道上,變得更便利。但是今天做為片商的角色來說,這是一個資訊的大海,你的東西如何能夠做得有趣,讓大家看到了之後主動能去分享,這是一個相對來講很困難的一個挑戰,同時網路帶來的影響是,當然早期可能很多的盜版,透過網路開始流傳,或者網路有些免費的有趣的影音,一些視頻網站等等,所以其實對於電影的影響就是,電影的競爭已經不光是來自於其他同檔期或前後檔期的電影,電影要開始跟許多更廣義的娛樂,包括影音的娛樂來做競爭,一部電影你將來你要靠什麼能夠吸引觀眾,讓他覺得我花兩小時,我甚至去排隊,三百塊錢去看一部電影是值得的,這個其實是許多電影的製片,導演都在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們看到為什麼好萊塢不斷的在視覺上開發新的效果,從這個膠捲變成數位,取得畫質上的一個提升,包括從2D變3D,然後變得IMAX,甚至現在開始變成4DX,就是希望說戲院能夠提供的視覺的經驗,跟影音的享受,是不斷超越,你在其他地方所能夠取得的,也因此觀眾才有更多的理由,願意來到戲院消費。


●群眾募資的電影創作契機
一、現在很火熱的一個趨勢,從美國開始延燒到台灣,甚至是全亞洲,就是以往我們知道一個影視作品拍攝的成本,其實非常非常的高,所以它經過一個非常複雜,然後由上而下的一個決策的過程,我們知道在好萊塢,不管是電視公司,或者電影大的一些製片廠,你一個企畫案這個概念,到劇本開發,到能夠拍攝,中間是經過所有專業人士的把關跟評估,但是群眾募資,跟社群平台的發展,使得這些影視作品的產生,開始有機會由下而上。
二、在台灣比較多是記錄片,因為有一定的議題跟號召,跟這個公益的性質,所以許多的記錄片,開始在網路上群眾募資。
三、贊助者第一個感興趣的是對劇本的故事,第二個是回饋方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